积雨抱幽独,斋舍何寥寥。缅怀博陵子,隐处唯一瓢。
濯足双涧深,行歌七岩遥。如何在城市,巾舄生尘嚣。
蕙草日已萎,松花日已凋。相思不可见,梦落寒江潮。
雨中怀瓢所。明代。王恭。 积雨抱幽独,斋舍何寥寥。缅怀博陵子,隐处唯一瓢。濯足双涧深,行歌七岩遥。如何在城市,巾舄生尘嚣。蕙草日已萎,松花日已凋。相思不可见,梦落寒江潮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 ...
王恭。 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短歌行赠贾西谷。明代。何景明。 城西草堂日无事,广文先生骑马至。先生雅性嗜林壑,为爱吾庐有幽意。长溪风起寒日冥,晚云含白冬树青。山城沽酒不易得,为尔且系双银瓶。先生好吟近颇酷,手书佳句已盈轴。灯前朗咏三十篇,一一徽音中金玉。顾予疏陋非良俦,感君过野常优游。城中岂无万户侯,金盘玉馔不少留。从来富贵安足慕,水上浮沤草头露。君不见贾生自负洛阳才,南迁且作长沙傅。
寄题潘少承西樵山房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新营丹室铁泉山,千树梅花不共攀。夜夜京华成短梦,白云红叶屋三间。
新作殊亭。宋代。薛季宣。 虎将夏中时,旋复怡亭址。茅茨覆采椽,朴拙亦可喜。建斗五移杓,殊亭更释子。规摹虽少华,不陋复不侈。元碑碎俗令,遗集裒空纸。纵步此山椒,金声犹属耳。旧亭苦弗称,新亭直殊美。书文两奇绝,踪迹存布指。古人久不见,今人尚殊此。能知古今意,元始本无始。
和寄赵德夫。宋代。赵希逢。 学行何必过邯郸,匍匐归来指谩弹。万事不如安分好,人心何事险於滩。
示元度。宋代。王安石。 今年钟山南,随分作园囿。凿池搆吾庐,碧水寒可漱。沟西雇丁壮,担土为培塿。扶疏三百株,莳梀最高茂。不求鹓雏实,但取易成就。中空一丈地,斩木令结搆。五楸东都来,斸以绕檐溜。老来厌世语,深卧塞门窦。赎鱼与之游,喂鸟见如旧。独当邀之子,商略终宇宙。更待春日长,黄鹂弄清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