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句子 > 精品句子

苏轼的一句词,成了许多人的网名

苏轼的一句词,成了许多人的网名



长久以来,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,似乎许多人被当中的意境所感染写文章都爱引用这句话,或作为网名,或写上书签,或视为座右铭,甚至被作为书名。如作家林清玄、学者于丹都曾将这句词直接作为书名。

那么,这句词出自哪里呢?它出自苏轼的《浣溪沙,细雨斜风作晓寒》。

此前有一段小序介绍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,朔元丰七年三月,苏东坡在黄州被贬,过了大概四年多的谪居生活,之后神宗皇帝终于想起了被贬黄州的苏轼,一纸诏书赐苏轼任汝州团练副使。

四月,苏东坡离开黄州,由于时间宽裕,路上也不着急赶路,很是轻松自在。他先到均州探望了弟弟苏辙,然后呢,去游了庐山,在金陵和王安石相互惆怅,还约好了一起去买几块田地,一同归隐。

这年的岁暮,苏东坡来到了泗州,走了八个月的苏东坡终于意识到自己年纪大了,走不动了,于是向朝廷请求罢职,准备回宜兴休养。

而这首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:

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

宋 | 苏轼

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

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
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
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

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
这是一个寻常的清晨,苏东坡约着好友刘倩舒一同游览南山。正是早春的时节,风斜雨细,仍有几分料峭寒意。

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中午,雨也停了,烟云淡荡,河滩疏柳,在更远一点的地方,洛涧穿过了沙滩,源源不断地,注入淮水之中。

中午,苏东坡煮了一杯浮着雪花般的乳白色茶汤,饭桌子上,摆放着用蓼芽蒿茎嫩做成的春盘。春盘也同样是古人迎新的一种习俗,会在立春日这天吃鲜嫩的野菜。

苏东坡面对着面前的这一碗清茶、一盘野菜的时候,他不禁发出一声感慨,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。

在这一声叹息的背后,其实有太多的情感。

那个时候的苏东坡即将迈入知天命之年,他这半生的光阴里的所有爱恨纠葛,在这八个月的长途跋涉当中都一一化解。

人生千帆过尽,苏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,便已有了归隐之意,不愿再问仕途官场的纷纷扰扰。

我们回看苏东坡的人生,年轻的时候有多风光,后来被贬的时候就有多落魄,人生的这种大大落,我觉得是一个正常人都会心态失衡,但是当他走过南山烟雨的时候,他在那一碗茶中悟出了原来人间最有滋味的其实就是清淡的欢愉。

我觉得苏东坡更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,他也会消沉,也会难过,因为我们普通人有的那些烦恼和痛苦,他也会写下诸如“心思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”这样的句子。

但转过头,他会把那种壮阔激烈的诗意都融在浅浅的茶汤里,然后发出一声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的通透豁达。

我想,清欢大概就是身处繁华世界,拥有平和的心态,懂得取舍,学会感恩,多一份淡雅,少一份浮华,多一份简约,少一份庸碌。

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一个小空,喝杯茶,翻翻书,让自己的心清净会儿,让这一小段时间专门属于我,这是我的一种清欢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阅读
随机推荐